站内
QQ客服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请输入内容
新闻搜索
 
 
新闻动态
(故事板)图文大详解
成都狮龙书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分公司    2016-04-11 18:24:45    文字:【】【】【
摘要:(故事板)图文大详解

(故事板)图文大详解考试必会内容

这次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大家对影视分镜头(故事板)能有一个初步了解。


光是看这些分镜头脚本,就已经能基本感受到电影想表达的大概气氛和所发生的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分镜头?

分镜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分镜头草图(故事板)的使用可能开始于华特·迪斯尼的第一部卡通片,韦布·史密斯是迪斯尼20世纪30年代早期发明故事板的动画师。不过即使没有迪斯尼的影响,故事板最近的血亲——漫画书,已经扎根于3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之中。而电影可以用单一的画板加以影像化的观念,成了不可避免的发展结果。

  

希区柯克也许是最擅长故事板的导演,他使用细致的图卡来修饰他的视像和控制拍摄流程,以保证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转化成影片。他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如今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观摩学习的必读手册。对美工师出身的希区柯克而言,这也是一种借以确认他就是影片创作人的途径。他经常会说他的电影还在没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我们能够从他在现场很少看取景器的事实得到证明,因为现场所拍的仅仅是故事板中的等同物,而故事板则老早就已完成。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分镜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意见画出来的故事板,将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等都详细地准备好后,电影开拍,导演几乎能按照每个画面进行调度拍摄。但是在国内,因为资金不够,这些年才开始慢慢有了分镜师这个行业。一般也就是大导演的片子才会花钱请分镜师,一些投资小的片子,导演会画就导演画,导演不会画就让摄影画,也有干脆不画的。

  

而国内也有十分重视故事板的导演,徐克就是其一。例如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徐克的手绘故事板就是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手绘图。 这么多年来,他始终保留手绘镜头的习惯,灵感来了就会画上几笔,《通天帝国》、《七剑下天山》、《蜀山传》等电影的手绘镜头都是无一例外地华丽漂亮。


分镜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


第一,他让影片创作者得以预先将他的意念显现出来,并且可以像作家一样,通过连续的修稿来发展意念;

  

第二,它可作为与整体制作组成员沟通意念的最佳语言。

  

分镜的沟通价值会因为制作的复杂程度而增加,但它并不局限于动作场面和高成本的制作,即使是小规模的、戏剧性的影片也能受益于分镜头剧本。

  

然而故事板最明显的限制就是它不能表现运动,不只是画面之内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摄影机的运动。另外还有叠化、淡入淡出等光学效果,也超出故事板的表现范畴,景深和焦点的操纵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文字注明和概要图,去形容画不出来的东西。


下图可以算得上是动画故事板的标准格式,当然,也有其他的模式,其实只要表达清楚导演意图,故事交待完整就可以。并没有固定的框架。

这个表格的最左边是场景号和镜头号。许多初学者会误以为一格就是一个镜头号,其实并不是这样,有的连续画面镜头会占用好几个格子,是为了详细的表现镜头的运动方式,或镜头中角色的行为等。


然后是“画面”,也就是要把向表现的画面画在这些格子里。


“内容”、“台词”部分则是要写清楚无法用画面表达的和需要加强说明的一些内容和拍摄手法,比如摄影机的运动方式、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


“秒”就是秒数,有的视频制作可以不必特别精确,不过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很多时候是要精确到秒的,所以这里主要是标注镜头时间的。


最右边就是音效和特效的说明。


接下来介绍一些分镜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分镜头剧本(故事板story board)绘制要求:


1.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
2.分镜头运用必须流畅自然。
3.画面形象须简捷易懂。
4.分镜头间的连接须明确。(一般不表明分镜头的连接,只有分镜头序号变化的,其连接都为切换,如需溶入溶出。分镜头剧本上都要标识清楚。)
5.对话,音效等标识需明确。(对话和音效必须明确标识,而且应该标识在恰当的分故事板画面的旁边。)

  

二、关于镜头方面的问题。

  

景别: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电影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镜头的不同景别,犹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这样,映现于银幕的画面形象,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在镜头拍摄上,也就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在一般的视频拍摄中,景别的划分通常有两个方式,一种就是以被拍摄人物角色在画面中被截取部分的多少来进行划分,另一种就是以被拍摄景物在镜头画面中被截取部分的多少来进行划分。按照造型风格和表现风格来分,景别可分为全景系列和近景系列。其中全景系列包含了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近景系列包含了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下图是景别示意图,(依次为):大特写、特写、近景、中景、美式中景、意式中景。

大远景:一般用来确定当前事件发生的大场景,同时也为后面的镜头确定故事的情节关系。大远景典型的拍摄用法都是用于表现地域的广阔、大城市的天际线、一片街区或者一片大海等等。一般都是采用静止镜头或在不改变镜头画面结构的情况下缓慢移动拍摄,努力营造一种宁静、深远、空旷、广阔的意境。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一部电影的一段情节开场或结尾经常看到此类镜头。

例图:(出自电影《龙门飞甲》)

  

远景:相对于大远景来说,远景中的被摄人物或景物通常占镜头画面的1/2甚至1/3左右。它的目的是展示当前的地点、被摄主体和行为。这也是一般视频拍摄中最为重要的镜头,它包含了一段视频片段的几乎所有要素,远景可以描绘一个足球场、度假中心或者一片海水浴场。此类镜头为视频片段定下了基调,并且展示了主人公的活动空间。

例图:(出自电影《四百击》)

  

全景:字面意义上来说就可以了解,把一个人头顶画面顶端,脚踩画面底端,就算全景景别了(人物的全身都可见)。 不过“顶天立地”的拍摄感觉出来的人很“傻”,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拍摄全景时要在头顶和脚底留出来一定的距离,除非及特殊的情况下,不建议主体人物紧贴视频边框。

例图:(出自电影《2001太空漫游》)

  

中景:中景的镜头画面范围一般是指从人物的头顶到膝关节或者腰部的画面。不过千万不要把画面卡在膝盖和腰部,这是拍摄视频的大忌。同时也不要截取到手腕、脚腕等部位。中景和全景的区别在于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运动。中景画面是叙事性的景别,所以在平时的视频拍摄中占的比例较大。中景在两人或三人的对话场景中使用最频繁。脸部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都能在此景别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镜头中还包含了足够的背景,可以让观赏视频的人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例图:(出自电影《亡命驾驶》)

  

近景:近景拍摄主要截取的范围是在胸部以上。通常此类拍摄主要用于体现主人公的表情和部分肢体动作。近景和特写的表现手法类似,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细节、动作进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例图:(出自电影《闪灵》)

  

特写:特写镜头是拍摄人像的面部,或被摄物的局部所采用的镜头。特写镜头有很多变种,但是总体上拍摄人物是从肩旁上方截取画面。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为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单一。表现的对象在整个环境中突显了出来,造成强调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情绪变化,使欣赏者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受到感染。

例图:(出自电影《亡命驾驶》)

  

镜头角度


平视:特点是视平线在画面人物或主体的头部或上部。(该角度给人平实和自然的感觉)

  

俯视:特点是画面在人物头部或主体的顶部以上,层次和运动比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视:特点视点在画面人物的腰部或主体的下半部以下。形象显得高大,但也会产生主体形象变形的特点。


混合运用 通过平视,俯视,仰视的组合来达到希望的效果。


镜头的运动

拉镜头

推镜头

跟镜头(《小飞侠》故事板)


摇镜头

升降镜头(《岁月的童话》故事板)


组和镜头。(《红の猪》故事板)


另外还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指摄像机处于中性客观的位置和角度,没有暗示视点施与者的存在;主观镜头指摄像机处于场景中某一角色的位置和观看视角,暗示视点施与者的存在。

  

镜头的基本叙事方法


顺叙: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讲故事。

插叙:在中间插叙。

倒叙:先有一个悬念,在进行叙述。

  

导演准备好镜头计划后,将准备将他们转换为故事板。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他们写在故事板的格子旁边。接下来就是添加图片,这可能是手绘的草图,也有可能是参考图片,图片上可以画上角色。导演在制作故事板和想象场景时可以播放音乐,不同的音乐可激发不同的想法。在处理戏剧场面时,也可以录下排练时的对话,在设计场景中播放。

  

用这样的方法处理连续性的画面,可能需要在完成好几部影片之后,你的影像化技巧和视觉记忆才有大的改善。较长和更复杂的段落最终会变得比较容易把握,届时你会发现在分辨哪些镜头有效和哪些镜头无效时,能力已经大幅的进步了。

  

故事板在动画影片当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例如Pixar的《the incredibles》(超人总动员),调整和观察故事板花了两年时间。这一步做得越多越详细,后面的步骤就越有指导越方便。

  

下面来看两个动画分镜头的例子

04年热门法国max卡通渲染短片的故事板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那么这两组分镜哪个更专业?

  

答案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当然不是因为格式的问题。首先看法国的那个,第一张是太阳,然后下一张就是一大片草地,然后小女孩跑过。虽然你能够看得懂,但故事板不是光解释个故事,而是要能够最大程度指导之后动画制作的时间(timing)。这个故事板的第一幅的太阳过渡到第二幅草地,到底是跳出来还是渐渐镜头退出还是渐影出?小女孩是从场景外走入,还是直接就在场景里?在这个故事板完全看不出这些,最多只是个故事情节的指点,这些在剧本中其实就可以体现,故事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

  

而宫崎骏的这个,是很专业的故事板。女主角在汽车窗探望,然后缩头,然后切换到车内,然后女主角埋下头,然后转头。这种故事板把它拍进电脑里,调整互相的时间间隔,我们就能得到一个能对后面动画很大程度进行安排的一个指导了。

  

当然,在不同的制作成本前提下,我们很多时候不可能像宫爷的影院片一样做到如此细致,小制作的时候,视频制作人员可能只有1-3个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分镜头要求就并不需要那么高。特别是针对目前公司的一些产品宣传视频,简易的能够表达剧本的分镜图主要是汇报时用,而制作人员开始制作前,是会在这个基础上细化,出一个执行分镜脚本。否则后面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故事板其实就是这么多年来电影和动画总结下来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的一个工序。电影最后会成什么样,不是在最后拍完了才知道,我们因该在故事板这环节配上音,调整好时间就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了。如果这部分没有确定好,等后期制作时才发现有问题需要修改,那时候你修改的成本就大了,绝不是在分镜阶段改两张草稿能解决的问题。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影片采用3D故事板,3D故事板更适用于电影,相当于数字演员的一次彩排。将这些视频放入编辑软件,加上对白、音效和配乐,一部完整的电影小样就产生出来,它相当于一部动画电影,或者说一部电影的动画版。而效率问题也不是很大,只要把场景和人物搭建完毕,剩下的只需要在画面中进行“组装”和“摆位”。

  

关于影视分镜的初步概念就介绍到这,其实关于分镜/故事板还有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例如电影视听语言中的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等。

这次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大家对影视分镜头(故事板)能有一个初步了解。



 

光是看这些分镜头脚本,就已经能基本感受到电影想表达的大概气氛和所发生的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分镜头?

分镜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分镜头草图(故事板)的使用可能开始于华特·迪斯尼的第一部卡通片,韦布·史密斯是迪斯尼20世纪30年代早期发明故事板的动画师。不过即使没有迪斯尼的影响,故事板最近的血亲——漫画书,已经扎根于3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之中。而电影可以用单一的画板加以影像化的观念,成了不可避免的发展结果。

  

希区柯克也许是最擅长故事板的导演,他使用细致的图卡来修饰他的视像和控制拍摄流程,以保证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转化成影片。他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如今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观摩学习的必读手册。对美工师出身的希区柯克而言,这也是一种借以确认他就是影片创作人的途径。他经常会说他的电影还在没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我们能够从他在现场很少看取景器的事实得到证明,因为现场所拍的仅仅是故事板中的等同物,而故事板则老早就已完成。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分镜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意见画出来的故事板,将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等都详细地准备好后,电影开拍,导演几乎能按照每个画面进行调度拍摄。但是在国内,因为资金不够,这些年才开始慢慢有了分镜师这个行业。一般也就是大导演的片子才会花钱请分镜师,一些投资小的片子,导演会画就导演画,导演不会画就让摄影画,也有干脆不画的。

  

而国内也有十分重视故事板的导演,徐克就是其一。例如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徐克的手绘故事板就是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手绘图。 这么多年来,他始终保留手绘镜头的习惯,灵感来了就会画上几笔,《通天帝国》、《七剑下天山》、《蜀山传》等电影的手绘镜头都是无一例外地华丽漂亮。


分镜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


第一,他让影片创作者得以预先将他的意念显现出来,并且可以像作家一样,通过连续的修稿来发展意念;

  

第二,它可作为与整体制作组成员沟通意念的最佳语言。

  

分镜的沟通价值会因为制作的复杂程度而增加,但它并不局限于动作场面和高成本的制作,即使是小规模的、戏剧性的影片也能受益于分镜头剧本。

  

然而故事板最明显的限制就是它不能表现运动,不只是画面之内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摄影机的运动。另外还有叠化、淡入淡出等光学效果,也超出故事板的表现范畴,景深和焦点的操纵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文字注明和概要图,去形容画不出来的东西。


下图可以算得上是动画故事板的标准格式,当然,也有其他的模式,其实只要表达清楚导演意图,故事交待完整就可以。并没有固定的框架。

 

这个表格的最左边是场景号和镜头号。许多初学者会误以为一格就是一个镜头号,其实并不是这样,有的连续画面镜头会占用好几个格子,是为了详细的表现镜头的运动方式,或镜头中角色的行为等。


然后是“画面”,也就是要把向表现的画面画在这些格子里。


“内容”、“台词”部分则是要写清楚无法用画面表达的和需要加强说明的一些内容和拍摄手法,比如摄影机的运动方式、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


“秒”就是秒数,有的视频制作可以不必特别精确,不过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很多时候是要精确到秒的,所以这里主要是标注镜头时间的。


最右边就是音效和特效的说明。


接下来介绍一些分镜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分镜头剧本(故事板story board)绘制要求:


1.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
2.分镜头运用必须流畅自然。
3.画面形象须简捷易懂。
4.分镜头间的连接须明确。(一般不表明分镜头的连接,只有分镜头序号变化的,其连接都为切换,如需溶入溶出。分镜头剧本上都要标识清楚。)
5.对话,音效等标识需明确。(对话和音效必须明确标识,而且应该标识在恰当的分故事板画面的旁边。)

  

二、关于镜头方面的问题。

  

景别: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电影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镜头的不同景别,犹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这样,映现于银幕的画面形象,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在镜头拍摄上,也就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在一般的视频拍摄中,景别的划分通常有两个方式,一种就是以被拍摄人物角色在画面中被截取部分的多少来进行划分,另一种就是以被拍摄景物在镜头画面中被截取部分的多少来进行划分。按照造型风格和表现风格来分,景别可分为全景系列和近景系列。其中全景系列包含了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近景系列包含了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下图是景别示意图,(依次为):大特写、特写、近景、中景、美式中景、意式中景。

 

大远景:一般用来确定当前事件发生的大场景,同时也为后面的镜头确定故事的情节关系。大远景典型的拍摄用法都是用于表现地域的广阔、大城市的天际线、一片街区或者一片大海等等。一般都是采用静止镜头或在不改变镜头画面结构的情况下缓慢移动拍摄,努力营造一种宁静、深远、空旷、广阔的意境。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一部电影的一段情节开场或结尾经常看到此类镜头。

 

例图:(出自电影《龙门飞甲》)

  

远景:相对于大远景来说,远景中的被摄人物或景物通常占镜头画面的1/2甚至1/3左右。它的目的是展示当前的地点、被摄主体和行为。这也是一般视频拍摄中最为重要的镜头,它包含了一段视频片段的几乎所有要素,远景可以描绘一个足球场、度假中心或者一片海水浴场。此类镜头为视频片段定下了基调,并且展示了主人公的活动空间。

 

例图:(出自电影《四百击》)

  

全景:字面意义上来说就可以了解,把一个人头顶画面顶端,脚踩画面底端,就算全景景别了(人物的全身都可见)。 不过“顶天立地”的拍摄感觉出来的人很“傻”,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拍摄全景时要在头顶和脚底留出来一定的距离,除非及特殊的情况下,不建议主体人物紧贴视频边框。

 

例图:(出自电影《2001太空漫游》)

  

中景:中景的镜头画面范围一般是指从人物的头顶到膝关节或者腰部的画面。不过千万不要把画面卡在膝盖和腰部,这是拍摄视频的大忌。同时也不要截取到手腕、脚腕等部位。中景和全景的区别在于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运动。中景画面是叙事性的景别,所以在平时的视频拍摄中占的比例较大。中景在两人或三人的对话场景中使用最频繁。脸部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都能在此景别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镜头中还包含了足够的背景,可以让观赏视频的人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例图:(出自电影《亡命驾驶》)

  

近景:近景拍摄主要截取的范围是在胸部以上。通常此类拍摄主要用于体现主人公的表情和部分肢体动作。近景和特写的表现手法类似,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细节、动作进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例图:(出自电影《闪灵》)

  

特写:特写镜头是拍摄人像的面部,或被摄物的局部所采用的镜头。特写镜头有很多变种,但是总体上拍摄人物是从肩旁上方截取画面。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为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单一。表现的对象在整个环境中突显了出来,造成强调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情绪变化,使欣赏者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受到感染。

例图:(出自电影《亡命驾驶》)

  

镜头角度


平视:特点是视平线在画面人物或主体的头部或上部。(该角度给人平实和自然的感觉)

  

俯视:特点是画面在人物头部或主体的顶部以上,层次和运动比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视:特点视点在画面人物的腰部或主体的下半部以下。形象显得高大,但也会产生主体形象变形的特点。


混合运用 通过平视,俯视,仰视的组合来达到希望的效果。


镜头的运动

拉镜头

推镜头

跟镜头(《小飞侠》故事板)


摇镜头

升降镜头(《岁月的童话》故事板)


组和镜头。(《红の猪》故事板)


另外还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指摄像机处于中性客观的位置和角度,没有暗示视点施与者的存在;主观镜头指摄像机处于场景中某一角色的位置和观看视角,暗示视点施与者的存在。

  

镜头的基本叙事方法


顺叙: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讲故事。

插叙:在中间插叙。

倒叙:先有一个悬念,在进行叙述。

  

导演准备好镜头计划后,将准备将他们转换为故事板。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他们写在故事板的格子旁边。接下来就是添加图片,这可能是手绘的草图,也有可能是参考图片,图片上可以画上角色。导演在制作故事板和想象场景时可以播放音乐,不同的音乐可激发不同的想法。在处理戏剧场面时,也可以录下排练时的对话,在设计场景中播放。

  

用这样的方法处理连续性的画面,可能需要在完成好几部影片之后,你的影像化技巧和视觉记忆才有大的改善。较长和更复杂的段落最终会变得比较容易把握,届时你会发现在分辨哪些镜头有效和哪些镜头无效时,能力已经大幅的进步了。

  

故事板在动画影片当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例如Pixar的《the incredibles》(超人总动员),调整和观察故事板花了两年时间。这一步做得越多越详细,后面的步骤就越有指导越方便。

  

下面来看两个动画分镜头的例子

04年热门法国max卡通渲染短片的故事板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那么这两组分镜哪个更专业?

  

答案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当然不是因为格式的问题。首先看法国的那个,第一张是太阳,然后下一张就是一大片草地,然后小女孩跑过。虽然你能够看得懂,但故事板不是光解释个故事,而是要能够最大程度指导之后动画制作的时间(timing)。这个故事板的第一幅的太阳过渡到第二幅草地,到底是跳出来还是渐渐镜头退出还是渐影出?小女孩是从场景外走入,还是直接就在场景里?在这个故事板完全看不出这些,最多只是个故事情节的指点,这些在剧本中其实就可以体现,故事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

  

而宫崎骏的这个,是很专业的故事板。女主角在汽车窗探望,然后缩头,然后切换到车内,然后女主角埋下头,然后转头。这种故事板把它拍进电脑里,调整互相的时间间隔,我们就能得到一个能对后面动画很大程度进行安排的一个指导了。

  

当然,在不同的制作成本前提下,我们很多时候不可能像宫爷的影院片一样做到如此细致,小制作的时候,视频制作人员可能只有1-3个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分镜头要求就并不需要那么高。特别是针对目前公司的一些产品宣传视频,简易的能够表达剧本的分镜图主要是汇报时用,而制作人员开始制作前,是会在这个基础上细化,出一个执行分镜脚本。否则后面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故事板其实就是这么多年来电影和动画总结下来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的一个工序。电影最后会成什么样,不是在最后拍完了才知道,我们因该在故事板这环节配上音,调整好时间就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了。如果这部分没有确定好,等后期制作时才发现有问题需要修改,那时候你修改的成本就大了,绝不是在分镜阶段改两张草稿能解决的问题。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影片采用3D故事板,3D故事板更适用于电影,相当于数字演员的一次彩排。将这些视频放入编辑软件,加上对白、音效和配乐,一部完整的电影小样就产生出来,它相当于一部动画电影,或者说一部电影的动画版。而效率问题也不是很大,只要把场景和人物搭建完毕,剩下的只需要在画面中进行“组装”和“摆位”。

  

关于影视分镜的初步概念就介绍到这,其实关于分镜/故事板还有很多需要掌握的知识,例如电影视听语言中的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等。

浏览 (153)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毛凌国.中国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自定内容
请输入内容<--狮龙书廊跑马灯文件代码区->
自定内容

 

感谢您注册参加技术达人“秀”—“数字化变革新旗舰5K智能协作终端发布”在线研讨会。